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1026華人社會與文化-學術與文化

這一周討論到了針對中國歷史的認知
老實說看到課本真的覺得又再重讀一次歷史啦!

只是對於歷史的印象沒有這麼多就是了......
上一次在影院看的一部文藝片
叫做「日曜日式步行者」
裡面描述了日治時期下台灣的文學創作等等相關的一部電影!
也因為這部影片我的教授跟我提到,在他們的年代,書本是沒影描述任何台灣歷史的。
頓時覺得,我們都被執政者給蒙蔽了!
這也表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聽老師說到台灣是個複雜的國家,但我也覺得那就是我們的特色!
沒有那些過去就沒有現在多元的台灣!

這一次的課程討論如下:


第二組 
蔡斯樺 
裘雅馨 
許慈方 
陳威銘 

Q1. 
商(甲骨文,重要的文字系統)→周(思想家,儒道墨法)→秦(統一度量衡與貨幣、實施車同軌、書同文、興建長城等措施)→漢(經濟上,實施平準、均輸、鹽鐵公賣等政策,語言稱為漢語,文字稱為漢字)→魏晉南北朝(魏孝文帝推行漢語運動,漢族與鮮卑族聯姻,促成華人文化大交流)→隋唐(隋文帝楊堅興建大運河、貫輸南北,對中國統一完整建設有極大貢獻,唐詩為中國文學代表)→五代十國(北方為軍事征戰連年地區,南方經濟發展佳、生活品質好,北方人口往南移)→宋(史學、文學、藝術來看是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時代)→元(元曲)→明(鄭和下西洋)→清(甲午戰爭,簽訂馬關條約,日本對台灣的衛生、交通、土地開發、產業經濟、教育等都有過很大貢獻。)→中華民國(孫中山先生起義,推翻滿清268年的統治) 

Q2. 
斯樺:法家,有制度效率。 
威銘:都不錯。 
慈方:墨家,兼愛,理想國度。 
雅馨:墨家,兼愛,理想國度。 

Q3. 
墨家(兼愛,為了不影響他人行走,把腳踏車移到適合的地方)→法家(PO文跟圖片到FB學生社團)→儒家(學校進行宣導)。

我相信四家都有不一樣的特色,應就事論家~大家相輔相成便能打造最好的國度!

《什麼可以代表台灣文化?》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36

可以是飲食,可以是人文,我想台灣會慢慢地走出自我的!

2016年10月21日 星期五

1019華人社會與文化-華語師資比較

今天上的課程是中國與台灣華語師資的比較,
在「華人社會與文化」的考題當中,
台灣對於華語教師以及外語教師的標準不一是必然的,但對於這不同的標準
什麼才是真正對我們有用的呢?
在個人發表1當中,剛好剖半看,右邊的部分基本上都有被選上
其中最基礎的物質文化、儀式行為、社會結構是最不可或缺也最基本的。


在個人發表2中,我們探討了中小學教師及華語教師老師上的差異
可以看出老中小學教師是需要經過多項資格以及檢定,反觀華語教師,
只要是大學生畢業,考過華語考試即可以當華語老師。
再來我們看到了師資證照報考條件:
台灣與中國的層次上明顯有差異,中國注重於本科學生(雖然有有包含不是本科學生一般公民也可以這樣),對於外國公民也有一定的水準要求。
接著個人發表3,探討了雙方的考試範圍,
中國:注重應用、課程管理、尊重跨文化
台灣:知識、背的、有點死?
以上是我認為的差異!

但也不是說台灣的就不行,我們的小組討論有探討到!

旁邊的考試方式中,我喜歡中國的試教部分!但是選擇題內容比率較模糊,
對於有些人可能有些吃力吧!不像台灣細項考試,可是考一整天也是很累哈哈哈

接著進入最後的小組討論:

第二組

應日碩2A 0432801 許慈方
應日碩2A 0432805 裘雅馨
風管3A 0342032 陳威銘
應日1A 0532077 蔡斯樺


Q1.重實戰,針對成為一個老師的教學 尊重跨文化
Q2.重知識,可融會貫通後教導學生,讓課程增加趣味性
Q3中國較無書寫方式訓練,口語表達也沒有特別訓練
台灣較無組織性,無實戰應對技巧的教學

以上是本次的心得以及組別內容!

分享:

那麼面對中國龐大的華語市場,台灣的華語人才又要何去何從呢?
這篇文章給了我答案:)

搶進13億人華語教育市場 台灣在印度找到利基





2016年10月16日 星期日

1005華人社會與文化-華語師資題庫分析

這天的課程稍微延續了上一周的血統論,看到外國人們有亞洲血統,
讓我也好想看看自己的血統有沒有其他國家或是民族的唷!

接著我們針對了台灣力竭華人的華人社會與文化考古題進行了練習
當下看到考古題的時候,就覺得超級難的!
真的是平常不太會特別去知道的東西,甚至是說有些是基礎在國文阿,社會
甚至是美術時學到的東西!整體來說範圍真的非常的廣泛。

接著我們便進入了小組討論…

第二組
風管2A 陳威銘
應日碩2A 許慈方
應日碩2A裘雅馨

Q1.列出華人社會與文化歷屆考古題之類型
歷史。習俗。文化。飲食。國語。繪畫。宗教。地理。著作

Q1.請從免費的考題中挑選具有華人社會與文化的題目分享,說明其考題特徵有何華人社會的隱形文化
(十)32、33 顯示出飲食文化(肉乾)
(九)拿發票 (可以用來兌獎)
(七)書信
(一)慣用語法(用字遣詞)

Q2.華語教師和外籍生的考試都有社會與文化的內容,差別在哪裡?為何有這樣的差異?
生活化 文化(較常識)實用 詞語用法。 對外國學生而言,語言是用來溝通的,重點是放在實用為主。不像我們是要了解文化 社會及歷史的根本,才有辦法傳遞知識給外國人

之後看到其他老師用簡單的三大要素去分析真的很厲害!

1.物質:食衣住行
2.精神:學術思想
3.社群:典章制度

分享文章: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69

這篇文章點出了華人文化的惡性循環,值得省思…


這一周的重點大概是這個樣子!

前幾天去看得你的名字的口碑場!

我的天哪真的超級好看~尤其是作者對於情感那點到為止的表現,看觀眾欲罷不能~
老師如果有興趣的話一定要去看一下!

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1005華人社會與文化-想像與定義

這學期的第二堂課~!
就跟老師上課說的一樣過這麼久了才第二堂~~還好今天沒有什麼特殊情況發生!

今天的主題進入了想像與定義,首先我們一起探討了對於「中華以及華人社會與文化」
的意象以及想像,
對於中華的印象包含了,遵守禮節、孝順、喜歡靠關係等等,老師另外還補充了一些看起
來超級威的泱泱大國、禮儀之都、崇儒重道、民胞物與等等的印象/想像

總而言之真的是自我感覺無敵良好,三皇五帝論也是很有趣哈哈哈哈哈
好奇現在還有人這麼ˊ在意這一些的嗎?

另外還討論到了社會以及文化的構成
社會的部份我們討論出,是有階級制度的,且有一定的順序存在著,變化友會因時勢而變遷,相較於文化的演變來的快速。而文化方面,是一種偏向生活型態,且一直流傳至今。
當中有些習俗也會因人民心態的變化有所改變,像是以前嫁女兒出去,需要潑出去,但現在愛子心切,覺得女兒還是可以回家,部分家庭也省略了這類的潑水習俗。(感動

接著就進入了我們的討論……

應日碩2A 0432801 許慈方
應日碩2A 0432805 裘雅馨
風管3A 0342032 陳威銘
應日1A 0532077 蔡斯樺

Q1.文化認同如何形構?你是否認同台灣屬於「華人」範疇?
(1)文化認同的形構:雖說是以流動而不安定的方式存在著。但自己認為是哪裡人就是哪裡人。
(2)是的,台灣屬於「華人」範疇,我們大多數的文化都還是遵循著中國文化傳承,如:島上的原住民雖保有他們的習俗但也一同過著華人的節日(放假)。

Q2.族裔一文中,春聯(文化符號)具有什麼代表春節(文化想像)的功能?親屬稱謂的文化想像與氛圍又是什麼?
(1)春聯代表春節的功能:富貴吉祥的印象(前提是在具備歷史背景的情況)。
(2)親屬稱謂的文化想像與氛圍:也可以說是文化性鄉愁。華人喜歡拉近彼此關係,且初次見面或剛見面出聲叫人比較得人疼。

Q3.你認為代表高雄的文化符號象徵為何?代表台灣的呢?
(1)高雄的文化符號象徵:花媽(市長-陳菊)。
(2)台灣的文化符號校徵:美食小吃(珍珠奶茶、臭豆腐、蚵仔煎等)。

老師在第三題提出的問題很值得讓人思考,因為花媽的印象實在是植入高雄人民心中,我是覺得他可以作為一個全新的觀光吉祥物來發展高雄也是相當不錯的。

說到文化符號意象,我覺得像是日本他們的吉祥物角色就是素照得相當不錯的範例,因為自己本身剛好是要去探討日本的吉祥物文化,其中我覺得熊本的熊本雄是最有魅力的代表!

目前他不僅紅遍了全球,最近甚至還來到高雄巨蛋展店(自己的咖啡廳),讓熊本的魅力也傳達到了台灣人的心中,簡直就是熊本縣最佳的代言人。讓人家一眼就會想到熊本縣。

好希望台灣也有這類的代表能夠深植國外人心!!
不要都是這類的...

https://disp.cc/b/163-8UfQ

我的未來目標是希望能夠做出一個可愛的吉祥物在賴的貼圖裡販售~!

2016年10月1日 星期六

梅姬又放颱風假惹

剛開學兩周就兩個颱風撲向台灣,聽說還有第三個芙蓉!

天啊~這樣子進度也慢太多了嗚嗚,也壞了很多行程(滾

這一周上的漢語語言學來到了拼音的部分,
真的覺得以前有修過華語口語表達真的是太幸運了!
因為有接觸過所以能夠融會貫通,我相信之後的華語拼音考試也可以順利過關的!

這幾天在家也看了一下老師在教學課程網放的教材,
看到試題,有很多跟中國基礎歷史相關的問題,我 都 答 不 出 來(的感覺

天哪!我真的覺得被打爆惹…!

而且仔細看下來,題目也都非常的精細…

看來要努力的時間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