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看到課本真的覺得又再重讀一次歷史啦!
只是對於歷史的印象沒有這麼多就是了......
上一次在影院看的一部文藝片
叫做「日曜日式步行者」
裡面描述了日治時期下台灣的文學創作等等相關的一部電影!
也因為這部影片我的教授跟我提到,在他們的年代,書本是沒影描述任何台灣歷史的。
頓時覺得,我們都被執政者給蒙蔽了!
這也表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也因為這部影片我的教授跟我提到,在他們的年代,書本是沒影描述任何台灣歷史的。
頓時覺得,我們都被執政者給蒙蔽了!
這也表示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聽老師說到台灣是個複雜的國家,但我也覺得那就是我們的特色!
沒有那些過去就沒有現在多元的台灣!
沒有那些過去就沒有現在多元的台灣!
這一次的課程討論如下:
第二組
蔡斯樺
裘雅馨
許慈方
陳威銘
Q1.
商(甲骨文,重要的文字系統)→周(思想家,儒道墨法)→秦(統一度量衡與貨幣、實施車同軌、書同文、興建長城等措施)→漢(經濟上,實施平準、均輸、鹽鐵公賣等政策,語言稱為漢語,文字稱為漢字)→魏晉南北朝(魏孝文帝推行漢語運動,漢族與鮮卑族聯姻,促成華人文化大交流)→隋唐(隋文帝楊堅興建大運河、貫輸南北,對中國統一完整建設有極大貢獻,唐詩為中國文學代表)→五代十國(北方為軍事征戰連年地區,南方經濟發展佳、生活品質好,北方人口往南移)→宋(史學、文學、藝術來看是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時代)→元(元曲)→明(鄭和下西洋)→清(甲午戰爭,簽訂馬關條約,日本對台灣的衛生、交通、土地開發、產業經濟、教育等都有過很大貢獻。)→中華民國(孫中山先生起義,推翻滿清268年的統治)
Q2.
斯樺:法家,有制度效率。
威銘:都不錯。
慈方:墨家,兼愛,理想國度。
雅馨:墨家,兼愛,理想國度。
Q3.
墨家(兼愛,為了不影響他人行走,把腳踏車移到適合的地方)→法家(PO文跟圖片到FB學生社團)→儒家(學校進行宣導)。
我相信四家都有不一樣的特色,應就事論家~大家相輔相成便能打造最好的國度!
我相信四家都有不一樣的特色,應就事論家~大家相輔相成便能打造最好的國度!
《什麼可以代表台灣文化?》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36
可以是飲食,可以是人文,我想台灣會慢慢地走出自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