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1日 星期三

華人社會文化自我評量

1.經過這學期,你如何看待活人社會與文化的內涵?

我認為華人社會與文化的內涵是集合了中國(出發)從古至今的思想集結!
尤其又以儒家思想最為顯露。
除此之外所涵蓋的範圍也顧及到生活習俗,飲食文化等。
我認為光是華人社會與文化便能如此豐富,令我感到相當的自豪!

(2)在教學方法、閱讀資料、課程安排及教學評量這四方面, 本堂課給你的影響是什麼?
不外乎是老師有趣的課程設計,課程也是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去了解我們自己的文化。
課程活動豐富,不太會有上課想睡覺的衝動。加上影片的結合更是逆課程增添了些許不同的視點。往往我所知道的大學生較不會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我在老師的課程看到的卻是大家都會提出自己的觀點(願意去思考)是件相當棒的事情!(儘管還是有些同學是害羞的)

(3)在未來的華語文教學課室(或生活中),你會如何應用這 門課所學?
我喜歡以實境的方式或者是自身經歷講解讓同學去體會,
實作是能夠讓學生最為印象深刻的一個教法,儘管管理起來可能不太理想,
但我想以後若是能與科技結合對這類的教學來說一定會有很大的進步!

 (4)自評滿分10分,這學期你會給自己幾分?請自我評價你這學期的表現(課堂表現/小組報告/線上寫作)?
我喜歡早到,不會讓同學們有在教室外等候的機率,也都會準備好教室設備好讓老師能夠順利進行課程。對於組別報告也都是積極參與提供自己的意見,推薦組員們勇於發表。上課也都用心聆聽,沒有缺席過:)部落格書些這次是我最需要改進的地方,經常會不小心落掉一些主題,造成晚交的結果。這學期我給自己9分!

謝謝老師!



2017年1月3日 星期二

12/28上課心得分享

老師新年快樂!
不著老師怎麼跨年的呢?
今年一樣在家裡安然的渡過!

這一次的報告小組聽到消失的節慶,我覺得蠻值得的
就像老師之前提到文化是怎麼來的?而我們又要如何保存文化有相當大的關聯。

同組員的斯樺,他們家就是標準大家族型態,
可能無法理解現代有些人因為忙碌而忽略了當初文化的意義。
其實我認為這一點真的非常的可惜。

一年也才那麼一次為何不好好的慶祝呢?平常可能就已經鮮少聯絡,
我覺得這更是表現出家族緊密的的關係呢!

另外這組也安排了一些不錯的小遊戲,像是猜燈謎,但我覺得難易度可以再提高一點~
互動相對比較有趣!至於出題方面,多數答案還是屬於見仁見智,也就會造成
大家答題的內容較為一致,甚至有重疊的部分!建議可以再修改問題。

還有老師說的流程,突然進到猜燈謎可能會有一些微妙,我覺得可以另外提出
在其他國家又會玩什麼遊戲慶祝應該不錯(如蒙古)

我認為最大的優勢是在於這一組有國外的同學,可以相互比較,也讓我們了解到不一樣的文化。甚至可以再深入搜尋為什麼蒙古會有這一類的習俗,我想會更豐富本次的報告!

2016年12月24日 星期六

12/21 上課心得分享

今天是冬至~不知道老師有沒有吃湯圓呢?

這一組的報告提到相當多元的台灣美食文化~我覺得也從中學到不少!
不過發現他們說得部分沒有很多,到大都是用影片介紹而已!
我認為影片是輔助,讓大家印象深刻這點很好。
但如果當整場都是影片的時候,反而有點乏味呢!

不過大家一起玩遊戲作答還蠻有趣的!學到這個技巧也可以帶動班上的氣氛

報告內容很呼應主題,看著看著肚子都跟著餓了哈哈哈!
其中在介紹幾道菜餚的時候,我覺得功課做的有一點不足夠。

像是我覺得可以補充,為什麼會造就這樣子的口味?
不然整場下來只知道烹調特色而已呢
因為當時的社會風氣嗎?通貨膨漲?再補充的更清晰我覺得會更好!

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

12/14上課心得分享

這組我覺得表現得很好!充分地解釋盲從文化這樣的一個東西。
加上上課前的小劇場也很有趣,讓大家提高了上課的興緻!
報告的內容也都與他們的標題相呼應,
輪流替換組員的方式也讓整場報告不是那麼的單一!

問題的設計也都不錯,
那項其中有一題大家最爭議的傳教士外,我覺得還可以!
途中適當地播放影片,
利用相當多元的方式告訴我們盲從文化這一點是相當直得讚許的!

自己本身也是一喜愛嘗試的人,
像是雖然最近的抹茶風好像很夯~可是我還沒有時間去品嚐哈哈哈
看到好像很厲害的美使歐會超想去試一試的!

我認為以前的盲從文化較無現在競爭激烈。
因為網路就是一個非常大的資訊瀏覽牆,
總時不時就會看些名人的一些小物呀~或者是網路部落客大推薦等等的東西。

我覺得盲從沒什麼不好~重點是不要過頭即可!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1207報告組員部落格書寫

這一次會提到這樣的主題,無不是因為組員本身都很喜歡夜市!

資料搜集則是以網路資料為主軸,書面資料並無想像的多。(我們使用的台灣的市場一書)
因而想要了解夜市這個看似簡單的文化,背後蘊藏著些什麽~

像是在討論期間,我們都以身邊的夜市去和大家做比對。例如慈方提到
北部的地瓜球跟南部的地瓜球形狀不一樣這件事,是個非常酷炫的發現!
因為往往買到了,其實馬上就往嘴裡塞!被慈方這麼一說,下一次我會去注意看看!

其中我的媽媽也參與了我們~讓我們暸解到媽媽那時年代的不同。

設計報告時,我們以起承轉合的方式去呈現,活動設計希望以大家能夠共同
探討身邊的這一塊文化為主,但是正因為在身邊,大家可能都會把問題想的過於簡單
而忽略了它深層的意涵。

另外在報告進行的同時,誤以照本宣科的方式於最讓大家想睡覺的時候報告!下次應當注意。還有組員有因為要忙因而無法審視自己給的資料,讓我們代為整理,造成上台時答案錯誤的窘境。這點都是需要溝通的!

這次的報告我個人最滿意的就是提到台灣文化的部分,畢竟這才是主軸。
至於其他的地方應當好好統整再給大家,我想能夠提供更完整的東西給大家。
這一次的報告我給自己75分,期許下次能有夠大的進步。

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

11/30部落格聽眾回顧

第一組的報告設計令人相當驚艷!
我好喜歡他們設計的簡報,其中字體還呼應了中國風味的字型~覺得很棒!
設計後的遊戲也很像辯論大會,非常好玩!
上台的同學報告的台風也得相當穩健大方,設置問題的時候也都有下台詢問同學的狀況,
我覺得非常的好!

也非常感謝他們提供很多樣的數位教室連結,只可惜偏離了軌道,
就跟老師一樣,我以為他們要說是秦始皇的歷史介紹;或者是中文的文化文明之類的
所以關於主題的確立是有需要再做檢討的!



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1123對外交流與期中反思

很快地即將進入這學期的報告部分,很期待大家多元化的內容:)

這一週探討的是華人文化的對外交流。
在認識之前老師給我們補充了上一週陰曆以及陽曆還有農曆不一樣的地方!
在認識之前還真的以為陰曆跟陽曆是同一個東西呢。

前面觀賞了三部影片,其中包括了以西方人角度來談的絲路(很喜歡介紹的圖畫)
還有兵馬俑以及大航海時代下的台灣。

另外兵馬俑居然驗出西方的DNA也是很酷的一件事!
記得是和爸媽去看展覽的,
爸媽沒有去過故宮博物院,想說要帶他們看看。
結果偏偏最想帶他們看的翠玉白菜、肉形石都在故宮南院!
沒做功課的我~

因而轉換跑道看了兵馬俑特展。
至少也算是步錯的收穫啦!

綜合討論:

第二組

裘雅馨
許慈方
蔡斯樺
陳威銘



A1China:瓷器(意義) 昌南or秦人(音)
唐人街:唐朝西域大通,國力強盛
這一題的答案中說紛紜,像我國中的時候就是聽到瓷器一說!

A2不是
鄭和下西洋:只是想要宣揚國威,採購寶物
哥倫布:想證明地球是圓的,佔領殖民地,宣傳宗教

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擷取之資料

鄭和與哥倫布之比較
   中國航海家首推鄭和,他和西洋航海史上赫赫有名的的哥倫布有怎樣的不同。
  
 鄭和哥倫布
年代1371-14331446-1506
航海年代1405-14331492-1504
出海次數八次四次
船隻數量100-2003
每次出航人員約2800090
出航目的1、展示武力與財富
2、採購寶物
3、建立朝貢關係
4、拓展通航區域
1、佔領殖民地爭取財富
2、消滅異教,宣傳基督教
3、證實地球為圓形,可西航到東方
重大事蹟1、造訪約三十個國家
2、曾至印度洋
3、建立朝貢體制
4、帶回寶物
1、發現中南美洲,占領為殖民地
2、發現豐富資源,提供歐人發展潛力
3、為歐人取得廣大的土地作為生活領域
4、將西方文化及基督教移入


A3去除自大,消化之後展現,謙遜,博大


扬帆走海丝埃及小伙 对中国文化一往情深

這個影片的發想很棒!以海上絲路的路線為出發點~展開世界之旅!
尋找那一些喜歡中國文化的外國人